此篇文章並不是自行杜撰,而是摘錄民國63年擴音機原理一書,內文以優質擴大機配合喇叭可提供環境大小及聆聽人數參考值:(我想當時應該是使用高效率喇叭吧)
*3瓦 -優質擴大機:喇叭5吋以上,可提供18平方公尺(約5.5坪)面積的房間30人坐着清聽
*6瓦 -優質擴大機:喇叭 8吋以上,可提供36平方公尺(約10坪)面積的房間及會議室60人清聽
*10瓦 -優質擴大機:喇叭12吋以上,可提供200平方公尺(約60坪)面積的會場200人清聽
*12瓦 -優質擴大機:喇叭12吋以上,可提供250平方公尺(約75坪)面積的會場250人清聽
等等......
以前優質真空管擴大機已經能有如此表現,然而以前音響並非是日常用品而是有錢人的玩物,反觀 現今家家都幾乎有音響不管是真空管或者是電晶體音響,當然所使用的頻寬更廣.錄音技術也更佳,是否更應該修改舊真空管擴大機線路,提升更寬廣的頻率撥放及效能使用,才能符和現今技術表現和聆聽呢?
所以依本人製作機器認為家中清聽3-20瓦一定足夠(但還是要依坪數及看聆聽者需求而變動,輸出瓦數高所需技術更高,當然所花費用也就更高,表現場面也當然不一樣,以上也須喇叭配合整體考量)上述並非指坊間一般5極管如KT88,KT66,6550,6CA7等所製成的5極輸出管機,而是3極管或5極管改3極輸出管機如211.809.813等大型管使用PP推挽線路一般均能輸出100瓦以上,場面之大絕非一般管機能比較的,否則為何一套真正好的音響外面動輒要價百萬千萬不等(此大型機一般都是手工機較無量產機),而我工作坊所製作的管機,金額並不高保證就能有此相似的效果